持齋的眞義

第四章 持齋的眞義

壹、前言

人具五常之美德,與天地並列為三才,稱為萬物之靈,應當時刻涵養高貴品格,時存愛人利物之心,如若殺生害命,五常之德,恐將毁損於一旦。因此,修道人應持齋茹素。

古德云:「齋者齊也,齊其心而潔其體也,豈僅茹素而巳。」所謂齊其心者,澹泊寡慾,輕得失,勤內省,遠葷酒;潔其體者,不履邪徑,不視惡色,不聽淫聲,不為物誘,入室閉户,燒香靜坐;如此方可謂齋也。易言之,即口不説非禮之言,戒食五葷三厭;身不做非禮之事,心平氣和;内外潔淨,方可謂之持齋。再簡而言之,即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,非禮勿食,五項倶足,才是真正的持齋。

貳、本文

一、五葷、三厭、煙、酒,有害人生

持齋即不食五葷,三厭及煙酒。五葷又叫五辛菜,具剌激性辛辣臭味,氣味凶險,易傷五臟元氣。蔥傷腎,會把水氣外趕;蒜傷心,會把火氣淹滅;韭傷肝,會把木氣耗完;薤傷脾,會把土氣困倦;興蕖傷肺,會把金氣沖散,《楞嚴經》卷八云:「是諸眾生,求三摩提,當斷世間五種辛菜,是五種辛,熟食發淫,生啖增恚,如是世界食辛之人,縱能宣説十二部經,十方天仙嫌其臭穢,咸皆遠離。諸惡鬼等,因彼食次,舐其唇吻,常與鬼住,命終自為魔王眷屬。」

三厭者(天厭飛禽,地厭走獸,水厭魚蝦水族)乃是横行的動物,各秉受一方之氣而生,吃了易傷三寶元靈,更會暗損陰德。煙酒也是損耗元氣元靈,煙易損傷心、肺功能,減損壽命。酒喝過多易患肝胃疾病,傷損智慧。修道之人要去濁留清,去陰存陽,若一味縱情口慾,貪圖一時享樂,敗壞了身心,昏亂了神智,豈有修成之日。

持齋茹素潔淨營養,素食營養不虞饋乏,且其品質有更勝於葷食者;尤其素食之氣輕清,有益身心靈修行,更有益身心靈之淨化提升。茲將素食之益處表列如後:

 

素食 葷食
毒素少 毒素多
血液清 血液濁
腦力敏捷神智清 腦力遲鈍神智濁
富持久力 持久力缺乏
發育緩,衰老慢 發育快,衰老早
嗜欲淡,性溫和 嗜欲濃,性暴躁
抵抗力強 抵抗力弱
壽命長 壽命短

 

俗話説:「病從口入」,現代人平時在飲食上食用了太多高壓力食物(如高鹽、高糖、高脂肪、高蛋白等)造成身體負擔過重。食用太多酸性食物(如魚、肉、奶、蛋、甜食、精緻澱粉類、油炸類等)造成體内酸鹼不平衡,導致身體器官衰竭,衍生各種嚴重疾病。更吃進太多化學添加物(如色素、防腐劑、膨鬆劑、味素、人工調味料、生長劑、荷爾蒙、漂白劑、除臭劑等),這些毒物往往隨著肉類被吃進人體,囤積在體內而不自知,日久造成細胞病變,衍生各種慢性疾病。一旦失去健康的身體,我們就無法完成修行的理想,不可不慎。

二、古聖先賢,仙佛菩薩都重視持齋

古人虔誠祭祀之前,或於郊祀天地之大典,必先齋戒沐浴,以示誠敬,絕不飲酒茹葷,意使心志清明,以迎接、祭祀鬼神。

佛經上常有鼓勵世人茹素者:「若佛子,一切肉不得食,斷大慈悲佛性種子,一切眾生見而捨去,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,食肉得無量罪。」

《涅槃經》亦云:「迦葉白佛言:『云何如來不敢食肉?』佛言:『善男子,夫食肉者,斷大悲種。』」

《心地觀經》亦云:「彌勒菩薩慈氏尊,從初發心不食肉。」

〈蓮池大師戒殺文〉:「世人食肉,咸謂理之應然,乃恣意殺生,廣積冤業,相習成俗,不知不覺,罪過執迷。當知天本好生之德,天地生物,以供人食,種種植物類,如穀、果、蔬菜、水陸之素類珍味,可謂供食之千足萬足也,吾人怎可無仁慈之心,何苦復將同有血氣,同有母子,同有知覺,覺病覺癢,覺生覺死,同有靈性之活物,來忍心殺而食之呢?仁人君子良心何在?豈理也哉。J

《論語•述而》:「子之所慎,齊、戰、疾。」(古之齊字通齋字)

《禮記》曰:「諸侯無故不殺牛,大夫無故不殺羊,士無故不殺犬豕,庶人無故不食珍。J

上帝亦在《聖經》明示:

創世紀第九章三、四節:「凡活著的動物,都可以做你們的食物,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菜蔬一樣,惟獨肉帶著血,那就是它們的生命,你們不可以吃。」

創世紀一章二十九、三十節:「上帝説,看那!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的蔬菜,和一切樹上結有核的果,全賜給你們做食物,至於地上的走獸和天上的飛鳥,及各樣在地上有生命之物,我將青草賜給他們做食物。」

史冊所載,歷代仙真菩薩持齋修行,比比皆是,不勝枚舉,誠為吾人典範。

三、持齋茹素是體念上天好生之德,展現慈悲心

天地之大德曰「生」,世人之大惡曰「殺生」,生命誠可貴,血肉有情之物乃至蠢動含靈,莫不貪生而愛命,是故殺生乃是世上最悲惨之事。我們尚且因一毛之拔而四體震驚,因一火之炙而全身痛苦,豈有不知彼被我殺而致痛苦萬般之理呢?我們尚且因一愛貓愛犬之失而傷心難過,又何忍坐視每日成千上億動物生靈遭受宰殺,卻仍無動於衷呢?

我們既然得修大道,就得體念佛心,天有好生之德,是以仁慈為本。仁是命之根,也是德之本。仁也就是人的心德,也即是人的良心,人的良心即是天理,天理不就是人的原性嗎?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,無人無我,所以我們修道人,也應該以仁慈為本,速速清口茹素,以合天心。呂祖批訓云:「我肉眾生肉,形殊理不殊,休令閻君斷,自問應何如。」

孟子曰:「見其生不忍見其死,聞其聲不忍食其肉。」

昔商王成湯善政親民,每出巡訪問民間探求疾苦,即設法改進。有一天,正當風和日麗,百鳥共鳴,群獸騰躍之際,商王成湯來到一地,看見獵人成群佈置陷阱和羅網,並聽到獵人高聲祝曰:「從天來者,從地來者,從四方來者,皆入吾網。」商王於心不忍,便向前將網解除三面,只留一面,並改祝曰:「欲左者左,欲右者右,欲上者上,欲下者下,不用命者乃入吾網。」獵人聞後,大為感動,「網開一面」的佳話,終於傳遍天下。聖王之仁心仁政,由此可見一斑。

南海古佛慈悲:「奉勸世人早吃齋,人性物性一處來,忍心殺食同胞肉,將心比心實可哀。」

古德云:「誰道群生性命微,一般骨肉一般皮,勸君莫打枝頭鳥,子在巢中望母歸。」「血肉淋漓味是珍,一般苦痛怨難伸,設身處地捫心想,誰肯將刀割自身。」所以持齋,就是秉持好生之德、同體大悲之心去愛惜物命而不殺生。

此外,據學者統計,飼養動物供人食用,耗用了地球生產的大部分穀物,如果將這些穀物,用來援助長期缺乏糧食的「開發中國家」,就可以使饑荒在世界上消失,也可以避免因飼養動物而帶來的缺水及環境污染問題。因此,持齋不食肉,是慈悲大愛的展現,同時也為世界帶來了幸福與安定。

四、持齋可涵養五常之美德

人人具有五常之美德,這是上天所賦予的靈明本性,應當時時將其運用、發揮出來,如若殺生害命,殺彼肥己,此不仁也(斷了慈悲種子),離他眷屬,筵我親朋,此不義也(斷了富貴種子),將彼屍體,以祭仙佛,此無禮也(斷了清淨種子),稱言祿命,應吃腥膻,此不智也(斷了智慧種子),設餌陷阱,引其入縠,此不信也(斷了誠實種子)。因此,為了維護完美之人格,修道人不該殺生害命而應持齋茹素。

五、持齋茹素可免因果輪迴之造業

仙佛聖訓:「肉字本是兩個人,迷人不知大口吞,吃他半斤還八兩,算來還是人吃人。」

《楞嚴經》云:「貪愛同滋,貪不能止,則諸世間卵化濕胎,隨力強弱,遞相吞嘬。以人食羊,羊死為人,人死為羊,如是乃至十生之類,死死生生,互來相嘬,惡業倶生,窮未來際,以是因緣,經千百劫,常在生死。」

俗云:「欠命還命,欠債還錢,此理一定。」修道人應知人畜循環,互相殺食因果輪迴之理,勿食眾生之肉。

此外眾生秉善惡之業,流浪往返於六道輪迴路途,生生世世,互為父母,互為夫妻子女,以及親戚朋友。故今日所食之肉,安知非以前之世的親友在其中,倘念其哀嚎悽惨,於心何忍?《楞伽經》云:「一切眾生從無始來,在生死中輪迴不息,靡不曾作父母兄弟,男女眷屬,乃至朋友親愛侍使,易生而愛鳥獸等身,云何於中取之而食?」昔時一高僧見一場喜事,有感而發,遂作一偈警世:「孫兒娶祖母,六親鍋内煮,豬羊座上客,子打父皮鼓。」令人聞之膽戰心驚。

 

六、持齋茹素可消弭刀兵劫難,為人間帶來祥和之氣

明朝願雲襌師:「千百年來碗裡羹,冤深似海恨難平,欲知世上刀兵劫,但聽屠門夜半聲。」

宋朝得道高僧慈壽襌師偈云:「世上多殺生,遂有刀兵劫,負命殺汝身,欠財焚汝宅,離散汝妻子,曾破他巢穴,報應各相當,洗耳聽佛説。」

可知刀兵之劫,乃是眾生長久以來,斷不了殺業所致。蓋所造殺業之中,被殺者,怨恨之毒,藏於八識田中,時間一至,因緣會遇,則報應相當。一切恩怨業報中,以殺生食肉,其怨最深,何以故?以眾生所最寶貴者為生命,人畜皆然,今此最寶貴之身命,遇到殺害,恨毒之深,報仇之切,無與倫比,自然要一刀還一刀,一命償一命了。

從前佛在世時,琉璃王帶了大兵,去打迦毘羅衛國,佛曾親自去見琉璃王,請求和平解決,結果和談不成,佛就叫釋迦族人防守自衛,不要攻擊。琉璃王的軍隊攻入城來,到處亂殺人民,這時神通廣大的目連尊者,運應神通將釋迦族人五百,攝入一鉢之內,送至天宮避難。等到戰爭停止後,再去拿來一看,鉢中之人盡成血水。目連尊者請示佛陀,這是什麼因緣?佛説:「過去許許多多年前,這裏有個大村莊,村中有一大魚池,在一個大好節日,村中的人,把池裏的魚,都捉來吃,其中有條大魚,亦被捉來殺了吃,那時有個小孩,從不吃魚肉的,為了好玩,用棍子敲打大魚頭三下。」佛又對目連説:「那時的大魚,就是今時的琉璃王,小魚就是現在他的軍隊,村莊的人士,就是現在被他們屠殺的釋迦族。那個雖然沒吃魚肉,只是敲了魚頭三下的小孩就是我。我因未食魚肉,故未被殺,但是敲了三下魚頭,所以這時頭痛三天。」上述故事,即是刀兵劫之因果報應。

此乃因果循環之理,一人造殺業,則一人受殺身之報,若一國人共造殺業,便易召感殺劫,如戰亂、燒殺、搶劫等皆是。若能不殺生,其災禍自可消弭於無形。

七、持齋茹素可以消冤解孽,增進身心健康

平常疾病,或可治癒,若患至積年累月,或困苦不堪,或常受刀割手術者,或疑難雜症,藥石罔效者,皆稱為「冤孽病」,這是因前世不護生,或殺生過多所得的果報。此乃因動物被宰殺之時,定然心有未甘,怨氣難消,亟思報復,一旦因緣成熟,就會引起殺生者查不出病因,無法醫治的因果病,所謂「真藥醫假病,真病無藥醫」。因此我們要消除此等冤孽病,在作法上必先要轉因,始能化果,轉因在作為上即為戒殺,放生,持齋,以化解過往所造的殺孽,再加以行功立德,無形中將解救不少動物生命,可以減輕或消除過去世與六畜的冤欠,而增進身心的健康。

世人在一生當中,無時不在造殺業,出生時因慶生而殺生,滿月了再殺生,週歲又殺生,結婚了也殺生,一般民俗大拜拜則是大殺生。而人類弱肉強食的本能更是無所不殺,無所不食,所以臺諺云:「雙腳吃到樓梯,四腳吃到桌櫃,有毛吃到棕蓑,無毛吃到稱錘。」眾生由於無明而弱肉強食,殺業因此而生,因果互結,冤債愈結愈深,仇恨愈變愈烈,於是冤債重重,因果難解,輪迴難脱。今天求道明白道理,要想消冤解孽,跳脱因果輪迴,唯有清口茹素方能斷除殺業;同時懇求上天憐憫,袓師鴻慈,師尊師母慈悲,准許我們行功了愿,以彌補過去所犯孽債,將來方能解脱生死輪迴之苦。

八、學習持齋之方式

有因善根之故,聞而知之者,當下立斷葷腥,永不再犯,此系累世修持而來上根之人。有的不能當下立斷,須採漸進的方式實行,略述于後,可視各人之信心與環境來逐步實行,最後應以「長齋」為目的。

(一)早齋

一、一般所謂的早齋,即是早餐不沾葷腥之物,並奉持齋戒。

二、其意義為一日之計在於晨,昨晚及早上的持齋潔淨,能使今日心身清靜,帶來整天的心平氣和。

三、早齋有「早早覺知」的真義,應覺悟根源,人生真諦,認理歸真。

四、中華民族,早齋較盛行,早餐豆漿,以素食油製的燒餅,饅頭、素菜、稀飯等,易消化的營養食品,食用方便,易於早齋的實行。(如在外用早點,須問明用油,並無混雜者)

五、有的因長期奉持早齋後,到中餐,則漸不習慣葷腥之味,此時非改為「全齋」不可,故早齋可視為全齋的漸進步驟。

(二)初一、十五持齋

一月中選農曆初一、十五整天持齋。此兩日為天神降臨監察及呈報善惡之日,故齋戒以表誠敬。持初一、十五者,大部分皆有兼持早齋。

(三)花齋

一、每月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廿三、廿九、三十(月底最後兩天,月小改為廿八、廿九)是為佛制六齋日,或再加初一、十八、廿四、廿八為佛制十齋日,遇月小即前一日(即廿七日)持之。

二、或於一月中取數日而齋戒,有見日而省察之用意,省察是否功日進、過日減,有時不我予的覺醒,就不敢怠惰,而能奮勇精進也。

(四)肉邊菜

一、《六祖壇經•行由品》記載惠能祖師得到五祖衣缽後,辭五祖南行,避入獵人隊中,暫食肉邊菜之事,全文為:「惠能後至曹溪,又被惡人尋逐,乃於四會,避難獵人隊中,凡經一十五載,時與獵人隨宜説法,獵人常令守網,每見生命盡放之。每至飯時,以菜寄煮肉鍋,或問,則對曰:『但喫肉邊菜』」。

二、有欲實行素食者,但因環境關係,尚不方便者,如服役中,應酬等,可暫持「肉邊菜」,即只食盤中之菜,不食其肉(肉菜混在一起時),但不要喝湯,環境許可時,或信心已堅決時,可持全素,此是一種方便法門,是一種「過渡」的法門,並非以「食肉邊菜」為永久之方式。此如同先行改食「三淨肉」的意義一樣,取漸次進展也(三淨肉:一、未見殺生。二、未聞殺聲。三、不專為自己食用而殺。)

(五)廣結善緣

其他在仙佛聖誕或仙佛成道之日持齋戒,此是依個人的信仰而定的。(以上所述齋戒之期日,必須心身口並行,非只茹素而已也)持齋多日或少日,隨自發心,乃至極少一天或一餐,或勸人持齋,或放一生,都是聚集善因,種未來之善緣也。

參、結語

持齋對修行而言非常重要,不但有益健康,又能涵養天性、流露慈悲心,創造天地的祥和,在身心靈各方面都有莫大助益,我們更應深體其意義,身體力行,創造美好的未來。

時值真道普傳之際,處處有持齋修善者,這些修善者,最基本要持守五戒,假如五戒不守,當然談不上修道。這五戒不只是修道人的戒條,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,行的是綱常倫理,人生正道。五戒以戒殺為首戒,故凡我一貫道弟子應體天心,首要戒殺-清口茹素,由戒殺而口清,進而身清、心清。若是人人皆能夠清口茹素、培養内德、慈悲為懷、篤行倫常,則可將道之精神落實在日常之中,削減罪業。如此人人佛面佛心,個個行善積德,必可挽化頹風,化世界為大同,化娑婆為淨土。